?. 自尖笔山防御战打响以来,抗日联军采取轮流换防的方式,始终只在一线阵地上放置三分之一的兵力,既保证了参战部队一直保有充沛的体力,又不致有生力量过渡消耗。而日本南进军虽然在人数、武器上都处于上风,但面对着竹南地区狭窄、险峻的地势,以及抗日联军别出心裁创造出来的地下坑道,不但根本无法将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且损失巨大,伤亡人数已近五千。尤其是大埔村反击战和中港水雷战之后,日寇的气焰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攻势也一下子松弛下来。交战双方在竹南战场暂时形成了不进不退的胶着状态。
12月29日午后,紫禁城景仁宫。
光绪正在书房批阅着奏折,内奏事处的太监急匆匆送来了一份儿紧急电报。读着电文,光绪有些苍白的脸上忽地泛起一阵晕红,眉头也不由得紧皱起来。
看到皇上脸色不好看,坐在一旁的珍妃关切地问道:“皇上,是台湾的消息?”
点点头,光绪惆怅地叹了口气:“两江总督刘坤一发来电报说,我们给台湾运送弹药补给的船,又被日舰给击沉了一艘。文卿,你说没有枪炮弹药,台湾这仗怎么还能打得下去?”
听光绪如此说,珍妃心中一惊,脱口说道:“运输船又被鬼子炸沉了?这已经是半个月以来的第三艘了,邢亮他们如今的压力可是太大了!”
光绪愤愤地说道:“可不是嘛!近一个阶段,台湾的战事极为紧张激烈,弹药的消耗亦非常大,可咱们却丝毫也帮不上他们的忙。唉!如果咱们的北洋水师还在,何至于让小鬼子的军舰耀武扬威!”
珍妃知道自从倭寇在台湾纠集了两万多人发动第三次南进行动,以及新竹再次陷落以来,皇上一直在为台湾的局势担心,接连几天都没有睡好觉。虽说台湾有邢亮主持大局,但俗话说“一人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志愿军的人数毕竟太有限了。好在邢亮果然不负皇上之望,近一段时间来,倭寇被死死地阻在了尖笔山一线,皇上这才松了口气。可是如今,舒畅的心情还没持续上两天,竟然又出了这么一挡子事!
皇上忧心忡忡的模样,珍妃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款款走至光绪身边,她柔声劝道:“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您也不必太为此事挂怀。前日不是还传来捷报,说抗日联军在中港附近的海面上,用水雷重创了倭寇的吉野、浪速和秋津洲三艘军舰吗?我看,后面一段儿日子,倭寇对台湾的封锁肯定会有所放松,事情并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光绪摇了摇头:“中港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