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筷子博物馆(2 / 4)

都市藏真 疯神狂想 3052 字 2021-06-15

和一些老人,都是在使用的。”

“说的也是。”波香卡道。

“还是昌记的剪刀卖的好。”这可是昌记举办的展览会,所以这里的东西差不多全都是昌记制作的。

“一番琢磨一番新,燕尾裁成似锦文,绣阁红楼常作伴,金针玉尺便为邻。说的就是昌记铜剪刀的锋利耐用和高档。”波香卡道。

韩孔雀摇了摇头。道:“高档的东西,就从来不是普通平民可以使用的。”

韩孔雀小时候在家里也经常用剪刀,可民间的剪刀,却从来不用铜制作,一个方面是因为铜是贵金属。再个就是铜发软,并不适合制作剪刀,而昌记的剪刀都是高档货,铜的使用必不可少。

当然,铜用好了,确实比铁做的要好。

铜不易生锈,剪刀经久耐用甚至能当传家宝,又有辟邪之意,自古就成了江南一带的压箱嫁妆。

但铜过软并不能做刀锋,而是由钢(早期是铁)制成,两种金属的熔点不同,如何将其焊接在一起成为“昌记”最大的商业机密。

剪刀口处有弧度,剪硬物时不易劈开,这要求全部手工制作。

由此昌记铜剪刀,从来都不是百姓用品,而是富人的家藏。

早年有七把昌记铜剪刀,能换一栋带院子的大宅一说。

“走,我们去那边,看到那个,你肯定更惊奇。”看着啧啧称叹的韩孔雀,波香卡拉着他去了另一边。

“筷子?”看着这边的展品,韩孔雀还真是惊讶了。

筷子他们经常使用,他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还有这么多种类。

清代象牙宝石花筷,清代带刀筷子,一件件,一双双筷子,让韩孔雀看的目不暇接。

筷子是大家每天都要用的餐具,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可是如果要问: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起筷子?筷子这名称是怎么来的?估计没几个人能答上来。

就在这里,有一位老人,用3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2000多双各类筷子,并出版了8本有关筷子研究的书,被称为国内“藏筷第一人”。

为了向更多的人宣扬中华筷子文化,他一直坚持免费开放他的“筷子博物馆”,至今已经有13年。

所以,韩星他们发出了邀请,这位老人就不辞辛苦的来到了这里,并协同其他几家,一快办了这个展览。

不要看筷子简单,但就是这么一个经常使用的东西,吸引的人却并不比精致的蟹八件少。

这位老人收藏筷子与“尼克松用筷”有关,他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