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他与燕府的作用……”
朱元璋一句话便将朱允炆的想法击垮。
看着桌上整齐有序的笔墨摆放,郭英这才趁着朱元璋喝茶开口道:“放燕嫡次子煦回北平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
“云南不行吗?”朱允炆皱眉,毕竟云南土司蠢蠢欲动,也足够远。
“皇爷爷,云南的金银铜矿已经够朝廷忙活好一阵子了。”
“高煦的本事,在边塞才能最大发挥,留他在京城有些可惜了。”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在这一整个下午里,朱允炆和朱高炽没有像往日一样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是埋头处理奏疏。
“是……”朱允炆紧咬牙关,只觉得呼吸都灼热了几分。
只是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想要从朱元璋脸上看出东西还是太年轻了。
“……”
“臣想来,恐怕太孙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妒忌那燕嫡次子煦。”郭英说出了他的看法。
齐泰的话一经说出,黄子澄也皱眉道:“眼下北边无战事,不然倒是可以借口战事将他先支到偏远地方,至于封国可以另说。”
在他口中,或许亲近朱高煦,让朱允炆不高兴的举动也是他故意为之,为的就是看看朱允炆的心性。
他这话一经说出,黄子澄与那正六品文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说。
“西阳哈?”朱允炆皱皱眉头,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倒是齐泰见状如数家珍的解释:
齐泰说出了朱允炆的想法,毕竟眼下朱高煦的表现太过亮眼,尤其是他那一手“看山点矿”的本事,放他回北平,朱棣必然如虎添翼。
仅、、这些文章,就足够证明朱高煦高瞻远瞩,也更适合南京城这个大舞台。
“地方上的上万贡生也在兴修水利,北边辽东、甘肃、陕西等都司都靠着朝廷转移粮食养活,少了苏松二府的这笔钱,很多事情就难以周转。”
“在臣眼中,您从未对一个非先太子一脉的郡王如此亲近。”
郭英能从元末闯出一片名堂,更是在洪武年间安身保命,自然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朱允炆也不再纠缠,而是顺势作揖:“孙儿领旨照办……”
要知道,这批粮食的数量可不少,一旦贩卖,那不管是开矿还是平叛,这笔粮款都能从容应对。
封国不能封太远,所以黄子澄另辟蹊径,想着利用战事来支开朱高煦,把朱高煦放到距离朱棣足够远的地方。
思虑再三,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