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鉴赏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语义表达是否明确流畅(文学性),整体结构是否增强审美效果(艺术性),思想方面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创见(思想性)。以上三点不分先后。
诗歌也属于文学,然而以上关于文学鉴赏的东西并没有提到,必须要每一行字数一样还押着韵的。
事实上,诗歌鉴赏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文学性,二:艺术性,三:思想性。同上。刻意追求每一行字数一样和平平仄仄仄仄平的极端押韵,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破坏诗歌的文学性艺术性,就是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
这也很好理解,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之中,正如古希腊某二笔思想家说俩铁球球同时掉下去,轻的后落地,重的先落地,这明显是胡扯,伽里略推翻了他的理论,以此君后人的身份战胜并超越了前人的思想,而后牛顿证明重的铁球先落地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勇于挑战权威又正面干翻了伽里略,时至今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核武器把经典物理挫骨扬灰(也许连灰都不剩),很显然,他战胜了牛顿。
科学,就这样在一代一代人的激烈战斗中,不断批判自身,并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因为学习的目的本就只是为了充实自己,作为挑战权威的资本,而不是再一次的,重复前人走过的道路。
懂这个道理的很多,所以同理,诗歌也在不断发展着。
唐朝经济繁荣吧?但我说,清朝经济比唐朝更发达,只不过是唐朝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罢了。
唐朝人诗歌写得很好吧?但我说,“冷月葬花魂”比“床前明月光”写得更好,只不过是唐朝诗歌发展速度比较快罢了。
进步,是这世界永恒的主题,而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它永恒的主题是象征,不是押韵。
这又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我的结论是:现代诗超越了古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脱离无聊的押韵和字数限制等对诗歌象征性思想的束缚,二:现代人艺术上比古人强得多,也是没办法的事,你总不能要求李白老先生理解什么是人类文化普遍审美共性,什么是艺术表达效果吧?再说接受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们那个时候可是没有《相对论》,没有《超美学》的。
现在的诗人,不为押韵写诗,不为字数写诗,他们为艺术写诗,为情感写诗,为自己写诗。
那么,我也不能光靠说的,让我们来赏析两首现代诗吧。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