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馅饼
是全世界
最好吃的
看起来有些搞笑,有些无厘头,但想理解这首赵丽华的晦涩诗歌,就必须要把自己代入进去,进入诗歌描述的场景之内,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诗人一个人来到美国田纳西,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而她独自一人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亲手做着自己家乡的馅饼,并得出“我做的馅饼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这一结论,当我读完这首诗,觉得感触颇多,写得真好,细细回想,我只想说:去你的,好个辣子!
整首诗就写了四个字:孤独,思乡,她用非常非常难以理解的晦涩语言,包裹着自己那实在谈不上什么深度的思想感情,当时读完给人感觉会很震撼,读后回想起来:哎,她刚才那首诗写了啥?
呵呵,写诗不是为了让别人看不懂才写的,写的东西所有人都读不懂只能说明该作者写作水平低下(我就是不喜欢尤利西斯),脱离生活指的是在思想上具有超前性,不是胡扯八扯的装逼。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好是好,象征也使用得当,美感方面无可挑剔,问题在于,没有深刻思想的支撑啊。
我前面在新时代诗歌鉴赏里说过,一是文学性,二是艺术性,三是象征性,并没有思想性,因为诗歌这种体裁,本就不适合表达思想。
表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读懂,爱因斯坦不是为了让我们看不明白才写相对论的,而诗歌创作的鉴赏标准之三,说白了,就是让别人读不懂的程度。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需要象征,所以需要隐藏。
而这世上,思想可以不需要艺术,但艺术绝对不能脱离思想,不然,你将步入莫言的后尘(好吧,有些不对,莫言的层次还没有达到艺术的最低水平)。
思想脱离了艺术,依然是思想,只不过是变成干巴巴的论文,更加难以理解。
比如,看苏菲的世界就比看生存空虚说容易理解,因为苏菲的世界写的是思考过程,生存空虚说写的是证明过程,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思想,理解哲学。
艺术脱离思想,不再是艺术,变成肤浅庸俗的娱乐。
比如,王尔德的小说,读起来感人吧?真的写得好吗?为什么我感觉王尔德还没有他的小跟班毛姆出名呢?(虽然他不是娱乐,他的艺术很纯粹,但是有些浅了)
这个世界现在本来就不是艺术家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