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80章 人权的二象性(5 / 7)

个法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别的不说,如果允许豢养奴隶。

那大明就能开垦出更多的荒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作坊就可以降低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商品。

以陈景恪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可他依然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这两个法案。

现在终于找到原因了。

就是‘天赋人权’。

因为他相信,天赋予了人最基本的权力,给百姓松绑就是在执行天道。

他构建大同世界的法礼基础,也就是底层逻辑,同样是天赋人权。

不过看到这里,他依然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按捺住激动情绪,继续往下看。

后面陈景恪又将话题兜转了回来,重新提起儒家的纲常伦理。

认为儒家纲常伦理是有现实意义的。

因为生命确实是父母孕育抚养长大的,父母的地位也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地位。

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的很多东西。

反过来也是一样。

等孩子成年了能独立了,父母逐渐衰老,实际掌握家庭的就变成了孩子。

所以,人权很大一部分是血统赋予的,这一点并没有错。

到这里,他终于抛出了自己最终的观点。

人权具有二象性。

即天赋人权和血统赋权。

但是,天权是高于血权的,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剥夺孩子的生命。

看到这里,杨士奇不禁赞叹陈景恪的智慧。

之前他就有个疑惑,既然几千年来都是血统赋权,你突然变成天赋人权。

那坚守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算什么?

你大同世界要和传统文化做切割是吧?

仅凭这一点,大同世界就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

现在,陈景恪用一个二象性,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天赋予了基本人权,血统赋予了另外一些权力。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力。

如此一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想,就可以和大同世界无缝衔接。

也扫平了万民心中的障碍,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在杨士奇看来,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

事实上陈景恪想的还要深的多。

他之所以提出二象性,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降低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