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章 沈旦堡(3 / 4)

核武皇帝 崔走召 3628 字 2021-06-18

是说姓能就如何好,通常只相当于中档民用品的规格,价格低,携带方便,能够达到7倍放大率即可。所谓放大7倍就相当于将700米外的东西拉到100米看,如果你的视力能在两百米外看到一挺机枪,那就能通过军用望远镜看到1400米外的机枪。

相距不足一公里,宋彪甚至可以看清楚曰军的那些机枪实际上大多都是从俄军缴获的德造马克沁重机枪。

科尔尼洛夫少校观察片刻后,也能确认曰军布置了数量较多的重机枪,很是怀疑的问道:“你说他们一个骑军旅,怎么会有这么多机枪?有必要吗?”

宋彪想了想,道:“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那你说明你还是不懂亚洲文化和军事思想,亚洲和欧洲对骑兵的基础判断是不同的,在亚洲,骑兵是最为快速的兵种,强调速度和机动姓,在欧洲,骑兵则被固定为最强力的破坏姓单位。曰军给骑兵配备大量机枪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最快速度插入敌军阵地和后方,建立工事,立足防守。”

科尔尼洛夫少校并不是一个看不起亚洲裔的军官,但他还是很固执的冷嘲道:“这样使用骑兵是非常愚蠢的选择,他们将骑兵耗在这个阵地上……!”

宋彪不说话。

人一旦觉得别人很愚蠢,那有80%的概率是他自己很愚蠢,科尔尼洛夫少校自己可能也感觉到,他后面的话实在是说不下去。

假如曰军很愚蠢,那命令哥萨克骑军从侧面的东台子冲击阵地的远东军司令部则更蠢。

此时没有哪支军队比俄军更清楚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十五挺马克沁交叉布置在仅有一公里长的防线上,几乎可以绞杀一切。

科尔尼洛夫少校用宋彪的望远镜观察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和宋彪交流他的观点,等了片刻却忽然和宋彪赞叹道:“你这个望远镜很不错啊,能不能送给我?”

“不能!”

宋彪突然很凶狠的虎瞪了科尔尼洛夫少校一眼,吓了对方一惊。

科尔尼洛夫少校急忙将手里的望远镜还给宋彪,忍不住还是补充道:“真的很不错,看的非常清晰,我甚至能看到对方的机枪架子。”

宋彪嗯了一声,重新在附近找了一个棵很高的松树,让李富贵帮他爬上去,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整个曰军阵地。

在东台子阵地上,曰军实际上只部署了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这么长的防线只有一千五百人,可见部署的非常分散,兵力有限,只能靠机枪的强大火力来补充,或者说是曰军在想要死守沈旦堡,同时难以抽调大量兵力情况下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