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继续维持以各地巡防军为主的前线戒备,政斧方面,我会安排人亲自前往曰本和谈,尽可能拖延一段时间。我们此前还是很提防这些事的,即便首战预备规模可能很大,大致也应该能在月底之前完成,诸位不要寄希望于外交之拖延,尽可能在月底前紧急完成总备战规划的各项事务吧。”
“是!”
诸将顿首。
在总方针已经确定之后,具体要商议的就只是作战计划,计划定下来,则是军事上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行动,特别是军需物资的调运计划。
物资的调运相对要简单一些,东北军对于曰军的防范一直是非常严密的,在本溪、辽阳、敦化都建有大量的物资储备站,以总作战规划计算,确保二十万陆军主力的两周强攻至少需要弹药6千万发,总量1450吨,平均每人每周150发弹药,目前仍有空余的储存量。
这个数字看似惊人,但对于东北军这种大规模列装轻机枪至班一级的特殊军事力量而言,这样的消耗量是相对较低的,曰军的持续力之所以较强,正是建立在弹药消耗量低的前提上。
1450吨的弹药要如何运输到前线上,这本身就是各[***]事参谋机构经常要考虑的第一问题。
东三省各地军需站的库存总量加起来,东三省现存弹药总计3.5亿发。
这个储备量也还是非常惊人的,宋彪在做这个储备计划之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时代的变化,在普法战争之中,每一支步枪平均发射了56枚子弹,而在一战中,这些子弹只够一个星期的使用,其中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沟壕战和轻重机枪的出现。
东北军总兵力在50万人的规模,以平均每人56发弹药一周为基础的三个月弹药总储备就是3.36亿发弹药,内战开始之前,东北军总计库存弹药是5.5亿发,调入关内3亿发,打下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后,弹药储备总量不减反增,加上四大兵工厂在过去半年的告诉生产,从弹药上来说,东北军目前绝对是无问题的。
炮弹的储备量问题也不大,即便宋彪的计划是调集1700门火炮集中在东西两线战场猛攻对手,考虑大量的迫击炮,东北军的炮弹储备率还是充足的。
关内的那点可怜的炮弹储备就不谈了,根本不能和东北军相提并论。
如果将迫击炮的数量计算在内,宋彪的作战计划是在战争开始的一瞬间就在鸭绿江地区调集超过1700门的火炮、2200门迫击炮和超过六千挺机枪、3000挺冲锋机枪,直接压出去歼灭曰军的三个主力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