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斧和外国两个因素,大部分的军事机密都是封闭的,而且东三省的范围太大,东北军的很多部队在山窝窝里一藏,不管是搞什么演习,还是长期集训、驻扎,甚至是秘密筹建等等,曰军都完全搞不清楚。
包括在军费、军购、军需等等问题上,东北军的机密太多,不是曰军的情报部门想查就能查清楚的。
所以,中曰战争一旦真的开启,东北军的最佳方针就是猛扑出去,上手就务必要歼灭曰军两至三个主力师团。
在陈其采铺垫的差不多后,宋彪才正式开口道:“我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正是要将决战之方针定下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既然强于快战猛攻,自然要将此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务必要求一开战即超越曰军防备之极限,突破曰军多点防御,达成围歼曰军主力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提倡我军打一场人民战争,充分调动全国和东三省的力量,要实现全国上下一盘棋,人人以国家利益为上,同时在局部地区形成大规模的劳力和民夫的支持,使得补给和弹药消耗完全超过我军的常规极限,以短期时间内的五到十天,不惜一切代价直接歼灭曰军两到三个师团,重创曰军实力,震慑曰军,逼迫其放弃海军优势和我国和谈。要形成这一点,除了依靠各军的装备、训练之外,也当充分在情报上做工作,在调动部队参与作战的过程中,务必保持隐秘,充分利用东三省东南地区和边境的山地优势,大量的保密的调动部队抵达,并且做好隐藏工作,以达到在开战瞬间,突然形成三倍于敌军的兵力和炮火优势。”
说到此处,他又补充道:“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军不适合首先挑起战争,故此,东北巡防军可适当加大活动范围,要抓住机遇重点歼灭一支朝鲜义军,并在大局面上显示出我军未做好足够准备的情况,使得曰军有机会主动出击,而我军则后发先至,在战术的设计上要侧重于抓住敌军的动态,在敌军行进过程中实施突然的包夹和围歼,同时要将主战场充分避开曰本海军的火力覆盖范围。”
宋彪说了两番话,实际上已经将这场战争的整体总战略和大致的规划都确定下来。
会议室里的每一位将领都在仔细的思考着,按照宋彪所说的原则和方针,大家都在寻思各种细节上的事情。
片刻之后,蒋政源就先和宋彪说道:“陛下,我个人以为曰军大约在月底之前就能做好备战动作,而他们也极其可能以突袭我军的方式打开战役。”
宋彪则道:“让主力师后撤一段距离,避开和曰军直接对峙,以及被曰军偷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