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爹娘终于到京城了(1 / 3)

钱桂花本来还难受,想着隔那么远真是一点儿也靠不上了。

到亲家送来这么多粮,说是继女孝敬的,她心里舒服了很多。

郭父这也露了个笑脸。

本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人都是王家的,心里还惦记他们就不错了。

女婿在京城当官,要说靠不上,的确靠不上。反过来想,他女婿这么出息,县太爷见了他也得给几分面子,以后日子估摸不会难过。

郭父心里舒坦了,就说了几句中听的,又问亲家啥时候走走之前是不是再喝一碗

“家里都安排好就准备出发,这一走,再回来就不知道是啥时候了,京城远啊。”

“我让狗蛋好生读,争取以后也去京城考试,就能见到他姐和他姐夫。”

都这会儿了,王父还泼什么冷水哪怕不好狗蛋嘴里也说不错不错。卓氏很快就买好了地,买地还小闹了一出。老大那边以为这个地买来直接挂在他们头上,结果卓氏没给。分给王大郎那五亩田契和给族里孩子读书的五亩田契在卓氏手里捏着,作答谢送给大叔公的是真送出去了,实实在在给过了户。

王家老大不明白。

卓氏就把话给说了个明白“田契在我手里,你就卖不了它。以后不管你折腾什么,哪怕搞砸了,有几亩地在这儿咋说都饿不死你。我要是把田契给了你,你这猪脑子给人一撺掇,想着要去发财把田卖了,万一搞砸你喝西北风去”

“田给你们种,种一辈子都行,田契就别想了。”临时想买十五两一亩的上等好田根本没人会卖你,卓氏入手那十亩田加起来用了百两左右,临上京之前,王家还摆了回席,最后同亲友喝了一碗,七月尾,他们拿上行李带上娃,一步三回头出了世代生活的大湾村。

王大郎、和大叔公一家都来送了。

郭家也来送了,郭父不好意思白收粮食,让婆娘钱氏煮了些鸡蛋,说拿着路上喂砚台吃。砚台认出那是鸡蛋蛋,听说给他吃,就着郭父笑开了。

郭父愣了一下,想起婉瑜小时候也是这么好的。

因是王家孩儿,他原先没特别稀罕过砚台,这会儿也露了个笑脸。钱桂花把东西送出去了,郭家大嫂赶紧上前,她抱出个蓝布包的罐子,说她想着现在虽然不像先前那么热,暑意还没退尽,出远门就闷在车厢里时间长了本来就难受,还要啃干饼子更难受,大人忍忍就过去了,砚台才一岁多,他咋能受那个罪

“车队要出远门肯定啥都会带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也能自个儿弄些吃的,我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