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爹娘终于到京城了(2 / 3)

磨了一罐绿粉,大娘你到时候跟人借点开水,冲开拌成糊糊喂砚台吃点,绿清热解暑的。这也放不坏,路上没吃完到京城还能接着吃。”

既然是带孙子出远门,卓氏什么都安排好了,她其实用不着,包括那包鸡蛋都用不着。想着虽然不值什么,好歹也是一片心意,卓氏冲她道了声谢,收下来了。

“以后隔这么远,我们婉瑜就拜托了。”卓氏点点头,让郭家的放心,她了被婉瑜那两个堂嫂抱在怀里的小孩子,说“你家条件不差,有个六岁也把娃儿送去开蒙,能读的就好好培养,争取也让他们考出去,等以后上京去考会试不就能见着婉瑜眼下二郎才刚安置下来,这两年估摸还不太好过,等他们长大考到京城去的时候,到那时二郎就好了,也能指点帮助他们。”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不知道这几个小子能不能读”

郭家的送完东西自动退开,把地方留给他们王家人,又寒暄了一会儿,眼着再不走时辰就晚了,大家伙儿才帮卓氏他们把东西放上马车,也把人送上去。

上去之后,卓氏让砚台给他阿公挥手。

砚台就听话很认真挥手。

又让他喊人,说我们走了。

他也跟着学,说“我走了,走了。”

砚台说完满是期待着他奶,仿佛是在求表扬,他奶顺手从旁边掰了一小块糕点,让拿去啃着玩。砚台是头年四月间生的,现在算来一年零三个月大,已经长了八颗乳牙,像鸡蛋肉包包括从镇上买回来的点心他都能自己拿着慢慢啃,你不注意他还会往嘴里塞奇奇怪怪的东西。

王父和卓氏离开的时候心里一方面的确是对以后日子的憧憬,也有很多不舍,毕竟在大湾村生活了那么多年。砚台就没什么愁,他让卓氏抱着随马车摇摇晃晃感觉还挺新鲜。

从大湾村到宥阳县到扬州再一路北上赶往京城,他们用了约摸一个半月。七月底离乡,九月十二才进京。王父早跟人说过他们去集古轩,赶车的就直接把人送过去,到集古轩门前停下来之后,卓氏抱着砚台下去走了几步,砚台最近在跟奶奶闹小脾气,他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马车里空间实在很窄,没地方给他滚,他想出去活动,车队忙着赶路呢哪能惯着他

终于被奶奶抱出马车了,砚台怪兴奋的,想下地去走去跑。

京城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卓氏不放心,没敢撒手。

砚台委屈极了,拍拍他奶,说要下去

卓氏抱着他亲了好几口“乖孙子诶,你别吵,等到了地方奶就放你下去,到时候你想让我抱我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