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望着月亮,眼神坚定:“咱们要有自己的小家,我给你做一辈子饭。
等以后条件好了,咱们也买台收音机,晚上听着戏曲,我炒俩小菜,你泡壶茶,那才叫美呢!”
于海棠笑了:“那你可得把拿手菜都教给我,省得你哪天偷懒,我饿肚子。”
“成!别说教做菜了,以后咱家厨房归你管,我就负责给你打下手!”何雨柱哈哈大笑,顺手揽住她的肩膀。
夜风轻拂,树影婆娑,两人的笑声融进月色里,静谧而温馨。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何雨柱就蹬上他那辆“永久牌”二八自行车。
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兜,里面装着他精心准备的几样食材——半斤五花肉、一把嫩青菜,还有一小包自己晒的香菇。
街道上,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
穿蓝布工装的工人三三两两走向厂区,路边卖早点的摊子冒着热气,炸油条的香味混着豆浆的甜味飘散开来。
几个小孩背着布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嘴里还哼着“社会主义好”的调子。
何雨柱骑过胡同口,墙上的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他拐进一条安静的胡同,两旁是整齐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门楣上还留着过年时贴的红色对联残迹。
领导家住的是独门独院,门口两棵老槐树郁郁葱葱。
何雨柱停好车,整了整衣襟,抬手敲门。
开门的是一位面容和蔼的中年妇女,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
“哟,何师傅来啦!快请进,老李正念叨你呢!”
何雨柱笑着点头:“李婶儿,打扰了,今儿带了点新鲜菜,给您和领导添个味儿。”
进了屋,客厅里摆着简朴的木制家具,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和一幅“自力更生”的毛笔字。
领导正坐在藤椅上看报纸,见何雨柱进来,放下报纸笑道:“小何啊,来得正好,我刚泡了壶高末,咱俩边喝边聊。”
何雨柱坐下,接过茶杯,道:“领导,最近厂里伙食还成吧?工人们有啥意见没?”
领导叹了口气:“现在粮食供应紧张,工人们干活累,吃得却一般。
你是食堂大师傅,有啥好法子没?”
何雨柱想了想,认真道:“粗粮细作是个办法。
棒子面掺点白面蒸窝头,口感能好不少;菜呢,多用边角料熬高汤,提鲜还省料。
另外,食堂得多换花样,别总老三样——白菜土豆大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