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头上吗?
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吗?
还是又一场镜花水月的政绩秀?
陈岩石对此深表怀疑。
他觉得赵立春描绘的蓝图,不过是天方夜谭,是空中楼阁。
然而,会议室里走出来的其他人,想法却与陈岩石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些嗅觉灵敏,惯于见风使舵的“聪明人”。
他们清晰地感知到了会议室里风向的微妙转变。
王山书记最后的态度,无疑是对赵立春的一种肯定。
于是,这些人不再像之前那样对赵立春敬而远之,反而纷纷围拢上前。
一张张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嘴里的话更是像抹了蜜。
“赵市长,您刚才的发言真是高屋建瓴啊!”
“是啊是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对京州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赵市长,您对国企改革的思考,真是切中要害,深谋远虑,我们坚决支持!”
“您真是我们京州的领路人,我们都盼着您带领大家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恭维声此起彼伏,将赵立春簇拥在中间。
赵立春脸上保持着温和的微笑,眼神却平静如水。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人此刻的热情,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投机。
不过是看到王山书记没有追究空调的事,反而对改革议题表示了兴趣,便立刻调转方向,向他这位“新贵”示好罢了。
墙头草,随风倒。
官场生态,向来如此。
他并不点破,也不反感。
反而,他需要这些声音。
他需要这些人去传递信息,去放大他的声音,为他即将在京州展开的动作预热,造势。
他从容地应付着众人的恭维,话语不多,却恰到好处。
在寒暄与附和之间,他不动声色地向众人传递出一个模糊却又足够引人遐想的信号:京州,近期将会有大动作,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这番暗示,既是安抚,也是一种试探。
他在试探京州官场这些人的反应。
更深层次的,他是在隔山打牛,试探省委层面的态度。
毕竟,现在的汉东省政法委书记是梁群峰。
这位可是旗帜鲜明的改革保守派,对任何激进的改革措施都抱有警惕。
还有那位省长钟正国。
虽然表面中立,未曾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但谁都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