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晕的眼神中,赞赏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他将“赵立春”这个名字,连同那张年轻却沉稳的面孔,深深地烙印在了脑海里。
这份《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国有体制企业改革》的计划书,其价值远不止于前瞻性。
它更像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当前经济体制的症结,展现了执笔者对改革路径深刻的洞察力与非凡的勇气。
“赵同志。”
田纪晕的声音带着一种郑重,与之前的审视截然不同。
“你的这份计划书,字字珠玑,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我能否将这份计划书带回去,仔细研读一番?”
他抬起头,语气虽然是询问,但眼神中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赵立春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成了。
他心中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稳稳落地。
“田书记,您请便。”
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这只是递出了一份寻常的文件。
“那就多谢赵同志了。”
田纪晕满意地点头,这个年轻人的沉稳,再次给他加了分。
他转向门口,对等候的秘书吩咐。
“小刘。”
“给赵同志安排一下。”
“就在京都就近的招待所,条件要好一些。”
“让他再逗留一天。”
秘书小刘连忙应下,看向赵立春的眼神也多了几分郑重。
赵立春心头了然。
留下他,意味着还有后续。
这绝非简单的客套。
田纪晕是要进一步了解他这个人,了解这份计划书背后的更多细节。
他自然不会拒绝。
“好的,麻烦您了。”
赵立春微微欠身,态度依旧恭谨。
……
翌日。
龙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扩大会议现场。
能容纳上百人的大型会议室内,气氛与昨日田纪晕的小会客室相比,显得庄重肃穆,却又隐隐流动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与会者皆是各部委、各省市举足轻重的人物。
包括那位在改革领域声望极高的万理同志。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会瞟向主席台一侧的田纪晕。
昨天下午临时增加的议程,以及田纪晕那句“明天有重要内容补充”,让这些身经百战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