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宁国府的朱墙染作绛紫色。贾蓉正倚着九曲回廊看暮色,忽见三道身影匆匆而来——却是族中贾芹、贾芸与贾珩。
见过族长!三人齐刷刷行礼。
贾蓉目光扫过贾芹,见他虽神色局促,眼底却藏着跃跃欲试的光。这原是个风月场里打滚的浪荡子,倒教他想起那不肖子弟的判词,不禁微微挑眉:四叔怎生想起来投军?
回族长的话,贾芹搓着冻红的手,家母说您在军中照应,小的想着好歹能挣个前程。
话音未落,贾珩已抢前半步,朗声道:愿效命疆场,博个封妻荫子!
少年人眼神清亮,倒叫贾蓉想起自己初入军营时的模样。
轮到贾芸,却只垂眸淡淡道:族中规矩森严,若不从军,恐再无出头之日。
他生得剑眉星目,虽衣着朴素,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贾蓉暗叹,这等人物若困在市井,当真是明珠蒙尘。
好!贾蓉抚掌而笑,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进了军营,须得从伍卒做起。
说着取出三封火漆印信:三个月为期,若吃不得苦,只管回来。但在此期间,休要提我半字!
待三人揣着信笺退去,暮色已漫过飞檐。贾蓉望着渐沉的天色,忽觉肩头似有千斤重担。
贾家兴衰,尽在此举了。他喃喃自语,想起太虚幻境里那些缥缈的谶语,想起警幻仙子的因果之说,掌心不觉攥紧。
夜风卷着雪粒扑来,吹得廊下铜铃叮咚作响。烛火般明灭的希望在眼底跳动。
且看这宠妻系统,能否逆天改命
暮色渐浓,贾蓉负手踱至后院。雕花槅扇内透出暖黄烛光,隐约可见秦可卿正倚案理妆,鬓边新簪的红梅映得人面若桃花。
听得脚步声,她盈盈起身,罗裙扫过青砖,环佩叮咚间已至门前:夫君辛苦了。
不过族中琐事。贾蓉解下玄狐大氅,任由瑞珠接过,目光扫过案上精致菜肴——糟鹅掌配碧梗粥,正是他最爱的口味。秦可卿亲自斟酒,琥珀光在杯中流转,映得她眼波愈发柔媚。
待月上中天,纱帐低垂。贾蓉忽觉怀中娇躯轻颤,低头见秦可卿双颊绯红,星眸半掩:今日……妾已备下安神汤。
话音未落,指尖已攀上他衣襟,一缕幽香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帐内红烛摇曳,罗衾翻涌间,贾蓉忽觉周身真气奔涌。往日需整日周旋方得的宠妻值,此刻竟如潮涌般汇聚。他心头微震,方知这双修之法,竟暗合天地阴阳之妙。
三更鼓响,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