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暴雨中的黑色雨衣(2 / 3)

撞向他腰间,听见金属碰撞声。修表工具盒里的镊子突然弹出,尖端勾住对方口袋里的东西——是张MP3维修店的收据,编号080902,比他铅笔盒里的那张晚一天。

暴雨突然转急,拆迁楼的玻璃窗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林砚瞥见三楼阳台上挂着的腊肉——那是周婶昨天晒的,此刻却在风中摆出诡异的角度,像极了他在2025年监控里看到的危险信号标记。

快跑!楼要塌了!他大喊着推开老人,同时将青铜铃铛塞进她手里。铃铛发出沉闷的响声,竟与记忆中父亲修表时的齿轮转动声重合。工头脸色骤变,伸手去抢铃铛,却在触碰到的瞬间触电般缩回手——铃身上的饕餮纹正在雨中发出幽光。

你们到底要什么?周婶攥紧铃铛,雨水顺着皱纹滑落,这楼是我老伴用抗日时期的砖头盖的,他说墙里...

话未说完,三楼传来玻璃爆裂声。这次坠落的不是人,而是个装满泥土的蛇皮袋,袋口露出的青铜器残片让林砚瞳孔骤缩——那是1934年虎符案中失踪的左半边,档案里记载它本该葬在沪海道尹的墓中。

文物局的人快到了!陈墨的喊声从巷口传来。她举着手机奔跑,屏幕蓝光映出拆迁楼墙面上新出现的裂缝。林砚这才注意到,周婶家的砖墙缝里渗着青灰色泥土,和黑衣男子蛇皮袋里的土质完全一致——这里根本不是普通民宅,而是民国时期的文物窖藏点。

工头突然拔出扳手,朝着林砚挥来。他侧身躲过,扳手砸在电表箱上,迸出的火花引燃了旁边的汽油桶。火光中,林砚看见工头雨衣内衬绣着的不是沪海道尹,而是东亚文物株式会社——抗战时期日本在华设立的文物掠夺机构。

走!他拽着周婶冲向巷口,背后传来墙体坍塌的轰鸣。诺基亚在裤兜震动,屏幕显示未知号码发来的彩信:一张1934年的老照片,沪海道尹站在青苔巷32号前,手中握着的虎符左侧刻着拆字红圈,右侧则是周婶家的砖墙纹路。

消防警笛声由远及近时,林砚发现周婶手中的青铜铃铛不见了。老人看着废墟,喃喃道:老头子说,铃铛响的时候,该让那些不该埋的东西见光了。她袖口露出的皮肤下,竟有淡淡的纹路阴影,和他的金手指如出一辙。

陈墨举着湿透的笔记本跑过来,内页被雨水晕开的钢笔字显露出新的内容:9月1日,穿黑衣的男人看向电表箱时,手腕有蛇形刀疤。林砚猛地想起,坠楼的黑衣男子左手腕确实有类似伤痕,而工头等人的手腕都干干净净——他们不是一伙的。

警察问这是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