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有胶漆丁香粘合彩绒结成长束。车上还有万年青、吉祥草,喻为吉庆。
夫子代表男方过来下聘礼,交换婚书龙凤大帖。在大明朝,只要行聘换贴,就代表婚姻关系确定,至此,婚姻受到法律的保护。
现在整个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迎亲了。
朱四郞对张三的婚礼很热心,他在大洋河村参加过婚礼,但都很简单,只是闹忙一下,吃些酒食,没有亲自参与整个过程。张三如兄弟一般,他自然关心积极帮忙,只是没想到这个刘捕头会这么隆重的为外甥女举行婚礼。
左卫大多来自江南,所以这婚礼的程序算是江南的规矩,这也让朱四郞开了眼界。
迎娶亲迎新娘的是张三的母亲,这时代新郞是不去迎接的,新娘由其母送往男方。新娘坐着轿子而来,或者说不叫轿子叫肩舆更确切。
本来轿子这个交通工具在明朝也只在江南一带多见,到清时才全国推广。左卫驻军大多来自江南,所以轿子在此地倒是早早的流传开来。
接亲的花轿边有随行的鼓乐,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当然这也只有在城里和快进村时才吹奏,不然这一路下来,不累死这些乐手。
眼线转到山东,大明汉王的土地,有人正在为汉王府的杂事而深思。
王爷的场面太大了,王爷不大喜欢和那些老爷们往来之外,王爷喜欢和将校们混在一起,里面不只有公侯,也有粗鄙的军汉。王爷也喜欢和江湖人物在一起,赵管事不喜欢那些江湖人物,他见过王爷的卫队,游侠儿身手在好也不是那些军士的对手。
皇上迁都一年多了,荣登大宝二十多年了,大明朝境内虽说也有用兵的时候,都是些蛮夷和逆贼,有事些却不能用军队。可用不上军队,江湖人物就很好用,那个人的勇武和身手就又很重要。
王爷要干大事,王府养了不少江湖游侠。与粗人交往简单直接,银两和女人,说到底还是银两,女人那有算个什么事。银两哪里来,王府又没金银铜矿,封地那点税赋还不足王府日常开销,更别说打赏交际用度,还有兵勇器械。
赵管事在自家屋子里喝茶,午后喝喝茶,逗逗雀儿是他最自在的时候,虽说在侍弄雀儿,心思却展开来。赵管事每日时这时,都是他自省的时候。
想想这些时日里遇到地事情,想想可能发生的状况。这个好习惯使他从一个与王府半点关联都没有的人,慢慢爬到了内府管事的位置。王爷都放了话,过些时日会赐姓,那他就不再姓赵而姓朱,不在是管事,而是排名第五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