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只是一个店里的伙计,王府吞了他东家的生意,他没跑,反投身进来,为王府效力,几年之后,便当了那个店里的掌柜。如今从南直隶迁到了山东,成了王府管事之一,负责与北边的生意。
边关锋火再起,这两年估摸着不用再率商队北上了。王爷府里可没有吃闲饭的管事。老王盯着这条商路不是一年两年了,他才跑了一回,第一回声势就做的很大,得了好评,尾巴翘到了天上。好在这第二回鞑靼闹事了,出不去了,这回货虽说在边关处理掉了,没亏,但也没赚到。而他自己恰好踩着时点回来了,替王府里拉回了整车的金银,还有大量的皮货。
想谋夺我的位置,老王,还差的远呢。大管家朱福虽说没多言语,可他知道王爷知道这事,而且他得了百两的赏银,老王只得了宝钞十贯,宝钞十贯,不知能换几文铜钱,呵呵,不够爷买只雀雀。
按惯例至少他能得个千两左右的奖赏,可这次只得了百两,朱福大管家在他面前抱怨开销大,这百两银子只是安慰安慰。边事影响生意,两年可能都没有进项,所以打赏也少了很多。
蛇有蛇路,北上商队不只是为公,商队里谁不自己夹带点私货,赵庚都收了一车皮货,更别说堂堂商队话事人,赵管事。
大管家的话他自然要听进去的,而且还要好好琢磨琢磨。赏银这种事,王爷不大会过问,千百两银子王爷是不会放在眼里的。重要的是大管家放出的这个消息,王爷真短了银两?
老王吃了憋,这回居然被一个村夫欺到了头上。赵管事不会去说这事,可老王那便宜小舅子被打成那样,两支商队的人都见到了,好在被喝令在家歇息没出门,可还是有嘴把这消息传了出去。
朱丁可是五府有牌的护卫开武师,如今已经被除名了,也不能说被除名,新的朱丁已经替补了上来。原来那个叫朱丁的已经不知去哪里了,听朱庚说,那人已经起不床,一身修为已经废人了,一个废人。又被王府抛弃,赵管事不会去想曾经叫过朱丁的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悲惨生活。
都赐姓朱了,还是被弃用了,王府似乎有些薄凉,可些年,攀着王府的人,又有哪人不是赚下不小身家的。
老王说朱丁是摔的,朱丁也没作声,想来老王是费了点心思的,不知他花了多少银两封了朱丁的嘴。
朱四郞,也真是个人物,怎么说王府也是王府呀,不论是哪个王府,明知是王府的人,还敢下重手。听老王说原来已经起过争执,只不过没有闹大。然后又雷霆之势废了朱丁,吓着老王不敢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