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章 论英雄(1 / 4)

就在高秀儿他们因为找到了南陈小王朝遗留的宝藏而欢呼的时候,刘子秋也开始大炼钢铁。

一座座花岗岩砌成的炉子整齐地排列在威定城外,西海湖北岸的煤炭以及格尔木河附近的铁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像小山一样堆在炉子两边。在何稠的指挥下,鲜卑战俘们把煤炭和铁矿石敲成小块,然后层层相错铺在炉底,用木材引燃。炉火燃烧了四个时辰以后渐渐熄灭,炉膛里出现了一些黑色的团状物。这个炼铁的过程,他已经组织鲜卑战俘试验了几十次,如今已经非常熟练了。

何稠指着这些黑色的团状物解释道:“主公,这些东西叫做块炼铁,趁热锤打以后,就会变成生铁。”

说话间,已经有鲜卑战俘把这些黑色团状物捞了出来,反复锤打起来。很快,黑色团状物渐渐成形,还有许多像是煤渣和矿渣的东西散落在四周。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难怪有句话叫做趁热打铁,原来就是从这里来的。”

何稠忽然眼前一亮,说道:“主公,煤炭比木炭厉害多了。这些块炼铁几乎可以直接当作生铁使用。”

刘子秋却很不满意,摇了摇头,道:“刘某送给拓跋部的生铁比这好多了。”

何稠笑道:“主公送过去的应该是熟铁。块炼铁再反复锻烧、锤打几次,就成了熟铁。属下看了这些块状铁,有一部分比熟铁还要好,甚至快接近镔铁了,煤炭的火力果然比木炭强多了。”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铁有还原、烧结、除渣等一系列成熟的工艺。但在古代,没有高炉,没有焦炭,也没有鼓风,炼铁就是一个极其费时费力的过程,而且产量低、杂质多。不过,通过炼铁这件事就能看出古人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半个月来,何稠与这些鲜卑战俘一起吃住在工地上,亲自点燃炉火,亲自捶打铁块,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今天终于获得了满意的块炼铁,其心中自然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对于何稠的表现,刘子秋也是非常满意。尽管何稠喜欢逢迎拍马,但做事认真,仍然值得称许。不过,块炼铁也好,生铁熟铁也罢,都不是刘子秋最想要的。

“何大人辛苦了,刘某当为你记上一功。”刘子秋勉励了何稠两句,又问道:“这东西如何才能炼成镔铁?”

生铁、熟铁都脆而易折,在刘子秋眼中,只有炼成钢铁才真正有使用价值,也就是这个时代所说的镔铁。

何稠对此胸有成竹,捋须笑道:“无他,唯千锤百炼耳。”

但是千锤百炼,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