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再厉害也毕竟是奔波多日,士兵们极为疲劳,精力和士气远远不及刘表在这里以逸待劳,顿时孙坚部队被杀个七零八落。程普、黄盖、韩当拼死保着孙坚杀透重围,逃往长沙郡方向,而兵士却死伤大半。本来刘表是想要一举歼灭孙坚,可手下的士兵们都不愿意打仗,后来听这二人对话是因为抢夺传国玉玺,更是不愿使出全力。原来这些士兵心里都明白,这传国玉玺是个让人眼热的宝物,为了争夺这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丧命,要是今日帮着刘表抢到手中,以后大家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所以刘表的士兵们面对孙坚等人拼死战斗,谁也不愿意喝出性命而去围堵他们。众人虚张声势地打杀一阵,也就任由孙坚等人成功逃脱,自此之后孙坚与刘表结下大怨。
袁绍见董卓将汉献帝成功劫持到长安,心中暗暗欢喜。此前袁绍对曹操慷概激昂的言辞根本就不当回事儿,是因为他认为刘协那小皇帝成不了气候,不如另立新的君主,然后自己也想仿效董卓做个丞相,威横天下。想到这里袁绍便给自己的弟弟袁术写了一封信,想要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是袁术却以忠义之名回信拒绝了哥哥的提议,追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见汉室已经渐渐衰微,想要自己称帝。
袁绍随后又写信给袁术,信中道:“先前我与文节(韩馥的表字)共同谋划了长久之计,想要使海内看到中兴之主出现。如今长安城名义上有幼君,但是他却没有资格作为汉家传承血脉,并且朝中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因为畏惧董卓而做事,咱们如何能承认这样的皇帝?当前的形势,只需要派兵驻守关津等要塞,让长安幼主渐渐衰竭而亡就行。咱们东立圣君,则天下太平盛世,指日可待,难道这还有什么疑问吗?况且咱们袁氏家族惨遭董卓的屠戮,今后咱们决不能臣服于董卓。”书信发出之后,袁绍也不等袁术再回信,便将另立新君的想法传遍了关东各地。
各地州郡长官接到袁绍的书信,都认为董卓既然横行朝政,小皇帝便也算没有什么实权,听不听他的号令无所谓。要是袁绍真能另立新君倒也不是个糟糕的建议,所以众人纷纷回信告诉袁绍,他们都没有任何意见,这其中倒是以冀州牧韩馥的态度最为积极。袁绍见此情形,心中大喜,连忙以关东众位官员的名义写好倡议书,委派乐浪太守张岐前去拜见刘虞,呈上议书。
刘虞见到书信,急忙召集鲜于辅、阎柔、齐周等人在其书房里私下商议,只听刘虞道:“袁绍连结关东群臣推举我为国君,这是什么意思?大家有何高见?”
阎柔道:“主公不可答应,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