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八章 身价倍增(2 / 3)

后下官不但以三位公公马首是瞻,而且要以三位公公为做官的楷模,誓死效忠万岁爷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站队了吧,崇祯皇帝朱由检这货生性多疑,既然同意把人安排到这么重要的职务上,就不会轻易的拿掉,别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最后下结论的还是他一个人。也就是说,从此刻进入朝廷的命官序列开始,他们就没有绝对的把握掌控自己了。

而且俞燕飞很清楚三大太监顾虑的原因,以自己的能力想得到皇帝的重视,那太简单了,朝廷需要钱来发军饷赈灾,自己最擅长的就是这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尾大不掉或者被别的派系拉拢过去,岂不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吗?辛辛苦苦的忙活了半天,又是搭人情又是费心劳力的,结果却是鸡飞蛋打,谁对此也受不了啊!

韩文熙等人笑着围上来,祝贺的话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差距就是这么大,不当官再有钱那也是底层的人,一旦进了这个圈子,马上就身价倍增。而三大太监相互对视一眼,很欣慰的笑了,陈清扬把他们放到万岁爷的前面说,虽然有些不敬的意思,可代表着他明明白白的站到了他们一边,和聪明人说话真省力气。

二堂休息的太监们也有自己的话题,不过想比较就乏味多了,一个随行太监凑趣的说道:“这个市舶司提举倒是挺有意思的,当我们没有见过大场面吗,居然还给了一张银票。”宣旨太监原本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小小的从五品官纵然任职的是肥缺,顶多给五十两银子红包就很大方了,这点银钱居然还要用银票,多麻烦啊!

可是他一瞧上面的数字,顿时大喜,对俞燕飞的态度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折。人家给的这张银票,上面的数字是让他有些天旋地转的五百两,这么惊人的一笔财富,他心里能不高兴吗?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明朝的薪俸,也就是工资,明朝官员的收入低的可怜,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俞燕飞却不这么认为,以前只所以官员的收入低,是因为工资的组成部分产生了价差。

朱重八刚开始建立大明的时候,发的是禄米和宝钞,当时大明宝钞这种纸币的价值还很坚挺,能说的过去。可到了他儿子也就是永乐皇帝朱棣,上半年给官员们发宝钞,下半年却给官员们发苏木和胡椒,权当是工资了。苏木是一种染料,胡椒是作料,这的确是当时少见的高级货,但问题是一点不实用,换不成钱也换不来米,百官为此苦不堪言。

到了朱棣的孙子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宣德年间,这货的做法就更离谱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