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多么恶心吗?
……
楚国,安州,季平县以南。
行军打仗是一门学问,治理民生更是学问中的学问。
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上,懂得军事的人才,很多时候其实不太被重视。例如和平年代的将门世家,往往就会被皇帝猜忌着,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平日里也要处处小心,甚至要惧怕着来自皇帝的威胁。原因很简单:领兵之人就是一把刀子。需要的时候拿起来砍人,没有了对手,刀子自然也就没有了用处。平时生活还是吃饭睡觉比较重要。国家繁衍毕竟还是需要从民生上考虑。相比之下,懂得治理民生的文官,才是真正被统治集团所重视。
不仅仅是楚国,纵观天下各国,其实都是这样。
安州是一个非常古怪的地方。在这里,玄火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基础。事实上也是如此,杨天鸿对于“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领会的异常深刻。没有强大的兵权,就什么也做不了。因此,安州专门开设了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不过,军事的基础还是要回归到民生层面上。治理百姓这种事情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另外一个世界现代人来说,可能实际动手能力为零。不过理论基础那绝对是非常强悍。
是的,理论强于实践。这就是杨天鸿从另外一个世界得到的经验。
这种事情听起来可能有些诡异,却也很是正常。不同的接触层面,不同的信息量老远,导致了另外一个世界现代人因为看的东西多,所以懂得也多。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半桶子水。他们能够把所有事情说出个所以然来,可是真的做起来,却是两眼抓瞎。
杨天鸿对于安州的统治,其实也就是这种状况。他不懂得什么民生。但是,却也不能说他完全不懂。比如总体的规划上的那些事情。说他杨天鸿不懂,是指他不会下地种田、不会锻造治金、不会操作水利……哦!倒也不完全是这样,杨天鸿多少懂得那么一点点土木工程,,机械方面也很有心得。然而,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民生?能不能归于内政范畴?实在是令人迷糊。
很幸运,安州还有一位刺史曹辉。曹辉手下还有一帮子大小官员。杨天鸿这个节度使在权力的问题上很是相信下面的人。他与曹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莫逆,也因为此前领军在安州平乱的缘故,得到了所有安州官员的效忠。
这种整个上层官员牢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天下间恐怕也只有安州一处。杨天鸿把安州大小官员的个人利益与自己挂钩。从根本上强化了凝聚力。现在,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