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刺史曹辉脑子抽筋想要趁着他杨天鸿北上历州,不在安州的时候骑兵造反,恐怕还不等杨府家将带领玄火军平乱,曹辉自己就会被下面原本的安州官员们抓起来,送到节度使府领赏。
正因为有了这种牢固的统治基础,杨天鸿才能放放心心领兵北上。
从北方用海船运过来的灾民数量越来越多。蔡县码头已经扩大到了极限范围,倒也勉强可以容纳大量船只的货运吞吐。现在,沿海好几个县城都在修建码头。杨通的水军已经初具规模。据说,武器研究所那边对于公爷所说的神秘武器火炮,进展很是顺利。用不了多久,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就能出现在船上。
安州局势的稳定,还是在于对灾民的安置上。
玄火军新兵的整编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有着特殊技能的灾民都是被首先安置。比如铁匠、石匠、木匠等等。这些人属于技术人才,待遇方面要比普通灾民优厚得多。杨天鸿的目标很是明确,安州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加以填充。这种对于技术的渴求,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战争方面。种粮方面富有经验的老农、擅于桑蚕缫丝的妇女、长于织布的织工,还有懂得水利工程的平民百姓,统统都会在安州得到最高礼遇。
反倒是那些夸夸其谈的儒生,在安州才是真正没有他们的位置。天下间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国家想要发展,需要技术和实力,而不是太多理论上的人才。
还好,安州地处偏远,曹辉治理时期也是注重于应对越族蛮夷的军事防范。儒生大概是天底下最懂得趋利避害的一群人。所谓的明师大儒,自始至终也没有来过安州。楚国朝廷设置在安州的学政官员从来就无人上任。连年兵灾,加上难以预料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的危险,使安州变成了儒生眼中的可怕之地。很自然的,安州没有什么儒生。杨天鸿大力推行的各个技术学堂才能迅速在安州各地推广开来。
除了技术人才,灾民当中身强力壮的男子也会被军队挑走。安州的位置,决定了这里必须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只不过,先期整编完毕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就这样直接使用。最多也就是训练过基础号令和战法,就被军官带领着派到南面。有越族蛮夷这个天然的对手存在,玄火军的训练方式也是别具一格。杨天鸿的军事口号很是响亮:在战斗中学会战斗,通过杀人学会如何杀人。
等到你学会了如何杀人与战斗,那么,也就意味着你不再是新兵,而是能够穿上玄火军制式铠甲的精锐老兵。
军队上的事情曹辉管不了那么许多,也没有权力去管。事实上,百姓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