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都难熬,从称王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太平日子。那时的夏朝政治,就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不是的发个小灾小难的。
发王在位的时候主张无为而治,能不给人民添麻烦的就尽量不添,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忘了自己也是一国之君的事情了,这就难办了。
亲力亲为,这固然很好,但是他忽视了人民的力量,因为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就因为这点他就成了夏朝的记载中的庸君,庸君说得对,但也不对。因为庸君其实也有他自己与平常人不同的一面,比如说现在,我就要解开这奇葩类的人的谜团。
如果你所在的国家受到了别国的侵略,你进行了初步的抵抗,但最终以惨败告终,你不但没有进行改革,还继续用老法子压榨人民,这就是庸君。但发王确实不是庸君,他只不过是太勤奋了、太勤劳了而已,他也做过一些改革,而这些改革怎么想也有些矛盾。
发王的制度,从一定的时间段上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推动力的,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历史责任感。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么棒,竟能将夏朝的国祚又挽回了几十年。
发王死后,他的儿子就是姒履癸,如果大家都不懂这个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就很出名了----桀。
夏朝的国家制度在夏桀时期已经不那么清明了,可以说夏桀是将他父亲的制度完全打破了,可是他没有建立一个新的有力量的制度,夏朝要灭亡了。
夏桀要征讨一个叫有施国的地方,但是有仍国的国王没读过三十六计,却深知其妙法,他献了一个名叫妺喜的女子,而这时候正值商汤兴起之时,此时的局势对于夏国不利。
夏桀得了妺喜就从有仍国撤兵,他觉得这个国家他们已经成不了气候了,但是他没有想到妺喜使他完全失控,他的臣子要造他的反了。
夏桀听说商地的汤伯(方伯)在伊尹的辅佐下很有作为,便将攻击对象对准了这个将兴之国,他的估计是没错的,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他准备反击的时候已经到了桀王五十三年,此时他的皇帝梦还有半个月,半个月后他将一无所有。
半个月很快到了。当商汤进入了阳城后,夏桀被流放了,二十年后,夏桀死了,妺喜也去世了,商汤讲夏桀的尸体以方伯之礼葬之,这个王侯终于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
下面我们就要引出一个问题:夏朝到底亡于谁手?
我曾经听到一种说法,是这么说的:“女子乃红颜祸水,夏桀因妺喜而亡夏容商,商纣因妲己而使国家分离,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