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平静下来。
一次站桩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淼想要躲雨,却被明心师父拦住:“雨,亦是自然。若因雨而乱了心神,又如何能静心?”淼只好继续站在雨中,感受雨水打在身上的凉意。渐渐地,她不再在意雨水,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与内心。那一刻,她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随着修行的深入,淼开始研读《道德经》的更多篇章。“大道至简”让她明白,生活本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欲望与追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让她学会放下贪念,珍惜当下。她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追求物质的奢华,而是注重内心的满足。
有一天,一位曾经的同事找到淼,劝说她重回公司,还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若是以前,淼或许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如今,她婉言拒绝了。“我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富足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内心的宁静。”
在清晖书院的日子里,淼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修行者。他们一起研读《道德经》,分享各自的感悟与心得。有人说,通过修行,学会了与家人和谐相处;有人说,放下了对名利的追逐,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淼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对《道德经》的静心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个月后,淼向明心师父辞行。她知道,修行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而是要在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临走时,明心师父将一本手抄的《道德经》赠予她,扉页上写着:“心若清净,处处是道场。”
回到城市,淼依然保持着在书院养成的修行习惯。每天清晨,她会抽出一段时间静心冥想;工作中遇到难题,她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渐渐地,她发现周围的同事被她的改变所感染,公司的氛围也变得和谐起来。
一年后的一个午后,淼坐在窗前,翻开那本手抄的《道德经》,阳光透过书页,洒在“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的字句上。她终于明白,母亲让她来清晖书院,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更是希望她能在《道德经》的智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以清净之心,面对世间万物,在喧嚣的尘世中,活出最本真的自己。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