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后的待遇,完全就是两回事儿。
那段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港星的天下。
内地除了少数几个演员能拿到主角,其他人戏再好也只能做配角,而且做配都和港岛来的待遇不一样。
人家一个普通武行都能吆五喝六的牛B上天,而内地演员、工作人员拿着最少的片酬,享受最低的待遇,还特么受排挤。
内地演员王伯昭只是和港岛来的化妆师闹了点矛盾,就被谢霆锋和张卫健以演戏为由打成重伤,闹到所有内地演员集体抗议的地步。
而且,这还不是关键!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内地影视行业都有被完全占领的趋势。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中国人,但可不光是港片要生存啊,全华夏也有更多的电影人等着吃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两部“神作”诞生了!!
一部是代表内地电影出战,本着争口气的原则,群策群力之下的大制作——
陈诗人的《馒头血案》。
计划投资2亿人民币!
这是继《英雄》之后,内地第二大投资的大制作。
原本是华裔与英皇联合出资,特效也用香港的特效公司。(那个时间节点的香港特效可一点不差。)
后来,英皇的艺人虽然出演了部分角色,但英皇的厂标却在出品方中除名了,换成了内地的上影集团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后期特效也换成了韩国和好莱坞的特效团队。
因为什么……已经很明显。
就是要抛开港岛,做咱们自己的国产大片。
总之,《馒头血案》从一部陆港合拍片,变成了纯内地出品方、导演主导的纯血作品。
结果.....
结果陈诗人不争气啊,拍出个史上烂片之首,差点没把华裔赔死!!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但凡陈诗人不浪,踏踏实实地按计划去拍,即便它是烂片,即便因为网络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个视频致使口碑崩坏,舆论洪流。
即便是这样,这片子都不会赔钱。
按当时的票房和海外版权收入乱七八糟加一块儿,刚刚好够2亿回本儿。
可是没办法啊,诗人就是诗人,后期不停地补拍加戏,生生把制作成本超出去 />
最后 />
这使得内地影视行业,从出钱的到出力的,再到演戏的演员,更没法抬起头来。
离开港岛电影人,你们确实不行啊!不争气啊?
除